西贝的火,烧到又一个千店品牌
2025-09-22 16:35
原创首发 | 金角财经(ID: F-Jinjiao)
作者 | 温颖颖
罗永浩与贾国龙的一场骂战,掀起了全网对预制菜的讨伐。
起因是罗永浩在微博上质疑西贝使用预制菜,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迅速否认,并放话要起诉。但舆论的走向出乎意料——网友几乎一边倒站在罗永浩一边,“西兰花保质期两年”“冷冻鱼能放18个月”的爆料接连出现,把西贝推到风口浪尖。
西贝的麻烦还没有完全结束,其他类似的预制菜品牌相继被揪了出来。而更让人意外的是,一家原本与餐饮风马牛不相及的高端冰淇淋品牌——野人先生,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。
近日有消费者指出,野人先生使用隔夜奶浆制作冰淇淋,实际售卖的并非“现制”,而是从后厨直接取出冷冻产品售卖。据媒体实地调查的结果,这种牛奶浆料包的保质期长达半年。
野人先生之所以被推上风口浪尖,是因为卖点与西贝相似,宣称“当天现做,拒绝隔夜”,以此支撑冰淇淋的高定价。如果预制质疑坐实,无异于击穿消费者信任。
野人先生小程序显示,冰淇淋售价为28-38元。其中,爆款产品开心果冰淇淋卖38元/130g、双口味冰淇淋卖38元/155g。
这价格比DQ、钟薛高还“疯狂”。DQ的大杯装冰淇淋为370g左右,售价约31-38元,与野人先生价格相近,但分量是其2倍有余;长期被吐槽“雪糕刺客”的钟薛高,丝绒可可等经典产品“也就”卖13-20元/支。
令人意外的是,野人先生在线上被调侃为“精英冰淇淋”,线下门店却经常排长队。有店员表示,每逢周末必排队。今年8月,市场上还一度传出野人先生要赴港IPO的消息,虽然被创始人否认了,但是资本市场的关注度可见一斑。
消费降级的语境下,钟薛高走到破产边缘,38元一个、还可能是预制的冰淇淋,为什么反而能火?
意式手工的故事
讨论预制争议前,先聊聊什么是“现制冰淇淋”。
目前,市面上的冰淇淋分三类——以哈根达斯为代表的美式工业冰淇淋,由工厂大规模生产后送到门店,店员只要进行“挖一下”的操作;以波比艾斯、蜜雪冰城为代表的软冰淇淋,由统一的设备制作,质地比美式冰淇淋更软;野人先生所属的意式手工冰淇淋,是将原料配送至门店后,现场手工做成冰淇淋,由此获得“现制”标签。
意式手工冰淇淋普遍卖得更贵。此品类的头部品牌VENCHI,两个冰淇淋球售价59元。另一品牌il laboratorio deligelato,三个冰淇淋球则卖到70元。
贵的原因,除了人工制作费高,还有原料成本高。意式手工冰淇淋强调“不加任何添加剂”,并以牛奶为主原料,仅加入少量奶油,因此更低脂、更新鲜、更健康,但最佳赏味期也更短——甚至可能只有到手的那一刻。
基于“短暂而美好”的消费心智,意式手工冰淇淋吸引了大量向往精致健康生活的年轻人,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24年,意式手工冰淇淋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、增速达10%,成为冰淇淋市场的新增长点。
野人先生的走红,依托于市场红利。
而在现有的消费心智基础上,其又推出晚上9点买一送一的优惠活动,强化“绝不隔夜”的品牌印象,并通过不同口味分时段销售的策略,一方面传递“纯手工制作,一次性做太多会忙不过来”的信号,一方面又营造了饥饿营销的氛围。
这或许便解释了,为何野人先生门店前总有这么多人。一位小红书网友曾表示,多数人不是在排队点单,而是在等餐,“即便不用排队,从点餐到拿吃上冰淇淋也要等40分钟”。
但问题是,野人先生是否真有足够的溢价力,来匹配“意式手工”的价值?
这次的预制争议中,除了原料被曝是保质期长达半年的冷冻奶浆,新浪财经《BUG》栏目更在采访野人先生门店员工时得知,牛奶浆料包是每周才进货一次,由公司统一配送。
另有消费者表示,没有在野人先生门店里看到冰淇淋机器,怀疑是半成品。而野人先生客服的回应仅仅是,冰淇淋机不会在门店前台出现。
种种言论似乎都指向了,野人先生的产品,与意式手工冰淇淋的核心竞争力“新鲜现做”相悖。正如一位网友的吐槽:“现做是指,从机器里挤出的那一下吗?”
野人先生创始人崔渐为曾向媒体袒露成本高昂:“我也知道38块贵,28块就已经够贵了,但我们用的是高品质的应季水果,成本确实高。”
但卖高价,真的是高成本下的无奈之举吗?据多位野人先生加盟商的表述,品牌毛利率超过60%,与蜜雪冰城毛利率相当,远超霸王茶姬、沪上阿姨等品牌,“通常在6-12个月内就能回本,业绩突出的门店甚至2-3个月就能盈利”。
可见,高价不仅是成本推动,更多是品牌定位和客层筛选的结果。正如一位野人先生工作人员曾在接受采访时直言:“定价是我们筛选客层的一个战略。”
学奶茶店极速扩张
要不是这次预制争议将野人先生推至舆论中心,外界未必会注意到野人先生的扩张速度。
崔渐为曾透露,野人先生门店已突破1000家。据窄门餐眼数据,野人先生门店规模在全国冰淇淋品牌中排第三,已超过哈根达斯,仅次于DQ和波比艾斯。
野人先生的前身叫“鲜果会”,创立于2011年,是北京语言大学里的一个15平米小档口,主要卖软冰淇淋。创业初期,崔渐为过得颇为艰辛,每天要去批发市场批发水果,运货的车被重货压得“几乎拖底”。
崔渐为做冰淇淋生意的动力,源自国际冰淇淋大师安吉罗·贝尔杰拉诺的一番话,大致内容是,当年以星巴克兴起为代表的美国消费升级现象,也会在中国上演,而冰淇淋就是下一个机会。
崔渐为将这番话进一步理解为,冰淇淋将承接茶饮行业的消费力,“消费者每天喝奶茶,有点审美疲劳了,这时候,冰淇淋就成了最自然的替代选项”。
然而,野人先生追赶茶饮行业的方式,却是挖走茶饮品牌的加盟商。崔渐为甚至毫不避讳地表示,优先考虑喜茶、霸王茶姬、1点点的加盟商。
为了筛选出优秀的加盟商,野人先生还制定了一套严苛的“四部曲”。
申请加盟的商家首先要经历网筛、排查履历、验资三个步骤,其中验资门槛是单张银行卡100万元,并用3个月的流水来佐证这笔钱不是临时转入。而最后一步,是接受崔渐为的亲自面试,据悉,此环节淘汰率高达50%。此外,从今年4月开始,野人先生不再接受零经验的加盟商。
成为加盟商,仅仅是开始。野人先生的单店投入在60-70万元左右,是蜜雪冰城的3倍。据蜜雪冰城招商在线咨询顾问的表述,预开店总投资额为21万元起。
尽管加盟门槛高,但野人先生毛利率高、回本与盈利周期短的特点,仍吸引了大量实力、财力兼具的加盟商,其中不乏有3-5年奶茶店经营经验的商家。更有加盟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加盟野人先生之前,自己开过十几家名创优品和蜜雪冰城。
依托加盟战略和茶饮行业的人才红利,野人先生从2023年起迎来爆发式扩张,在短短两年内完成“跑马圈地”。
从2011到2018年,品牌仅积累了约50家直营店;然而进入2023年,其新增门店数量已超过此前三年的总和;2024年再增160多家,2025年前五个月又新增280多家,最终拼出如今的“千店规模”。其中,加盟门店占比超过80%。
在单店层面,目前门店月均营收在20–30万元之间,基本都实现盈利。按照这一水平推算,野人先生的年度营收规模已达到2–3亿元。
品控与单品风险
然而,加盟驱动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品控。
除了公司统一配送的牛奶浆料包被指保质期过长,旗下多家门店也曾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投诉。
黑猫投诉平台和社媒上,有多位消费者表示“吃出了异物”,包括毛发、虫子、碎屑等。
更有消费者表示,吃出了认知之外的东西,“开始还以为是果肉或者果皮,结果感觉很像塑料,赶紧吐出来仔细查看,根本就扯不断”。这位消费者询问店员后,得到的答复却是“冻过的果皮”。
出现异物的主因,是野人先生的开放式制作模式,导致了原料暴露,其门店又多位于人流量大的商场,空气中的碎屑便容易飘进冰淇淋里。野人先生想让大众看到“现做”的程序,但也自添了风险。
另外,野人先生部分门店曾被媒体曝光“外卖分量只有展示模型的一半,但价格没变”。即便是自取的订单,消费者也只能拿到提前冷冻起来的冰淇淋,与宣传的“新鲜”概念不符,当这名消费者提出疑问时,店员却态度强硬地表示“外卖就是这样的”。
至于口味,网友们的评价也两极分化。社媒上,喜欢的人表示“吃了一口五常大米口味后就无法自拔”“开心果与奶香完美融合”,不喜欢的人则表示“像冰冷的隔夜粥”“爱喝水的人有福了,口感特别稀,一点都不醇厚,还没有便利店卖的口感好”。
更深层的担忧,则在于野人先生的“大单品模式”。
它的菜单上,只有6种冰淇淋口味、2种雪葩口味,再无其他品类,并且采取“分时段售卖”的策略,比如12:30-13:30只能买到开心果、牛乳、海盐焦糖三种。看似营造稀缺,实则让选择更加单一。社交媒体上能被频繁提及的,也始终是“开心果”“大米”这些有限的口味,很难形成更广泛的产品声量。
单一结构还带来季节性挑战。毕竟,冰淇淋天然受气温影响,冬季需求下滑时,只靠几款单品支撑的野人先生,能否顺利过冬,还需要时间验证。
野人先生的“老前辈”哈根达斯,则已陷入上述困境。
在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,哈根达斯因为创新力不足、口味单一、价格贵等原因,逐渐被消费者抛弃。2024年1月-2025年6月,其在华门店数量减少了17.4%;2025财年,其高端冰淇淋业务在华销售额同比下降3.2%,客流量降幅高达两位数。
这让问题显得更为尖锐:当新鲜与猎奇感褪去,野人先生能否避免步哈根达斯的后尘?在品控、品类结构和加盟模式都存在短板的前提下,它还能说服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出38元买一支冰淇淋吗?还能继续扩张,甚至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吗?
如果答案要成立,野人先生恐怕需要编织出更多的新故事。
参考资料:
BUG《打脸“新鲜”!野人先生被曝料包保质半年,外卖还减量》
蓝鲸新闻《野人先生加速扩张:加盟需创始人面试,通过率仅50%》
凤凰网财经《野人先生要冲刺港股?北大学霸掌舵,一杯冰淇淋卖38元,曾有多名消费者投诉吃出异物》
南方都市报《意式冰淇淋意外走红,野人先生创始人回应上市传闻、三大质疑》
金角财经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!